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考试频道 > 高考 > 高考快讯 > 全国 正文     
南大回应预录取风波:考生未达投档线无法录取
2011年07月25日    浙江在线·高考频道  http://gk.zjol.com.cn

  ■平行志愿填得好,这些考生已被其他名校录取

  ■专家提醒,“预录取”风险大,对谁都没约束力

  最近,南京大学卷入了一场“预录取风波”。6名和南大签下“预录取”协议的安徽无为中学的高分考生,却并未被南大录取。南大的招办老师向快报记者解释,这几个学生是因分数没达到南大投档线,无法投档而与南大失之交臂。

  不过,好在这些考生的平行志愿填得不错,已经被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录取。

  高分考生被“放鸽子”

  和往年一样,高考成绩公布后,作为老牌省级示范高中的无为中学迎来了不少高校的招生老师。6月28日,此时尚未到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南京大学的招生老师来到无为中学,宣传招生政策的同时,也希望部分高分考生可以和学校达成预录取协议。根据协议,如果被“相中”的高分考生在本科第一批次的第一个志愿(A志愿)填报南京大学,该校承诺录取,且可以在数个“预录取专业”中任意选择一个专业入学。

  最终,包括该校喻诗文老师女儿在内的6名理科考生(3人成绩647分、2人645分,1人646分)与南大招生老师达成协议后,当即收到了南大的预录取通知书。

  昨天,喻诗文老师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这个通知书上写有考生的姓名、成绩和全省的排名情况,还填报了专业,他们选择的是南大的生物科学专业。一本院校在安徽的投档线公布后,南大的理科投档线为648分,这6名考生因此都没有被南大录取。

  这个事件在网上公开后,被网友称之为“南大鸽子门”。

  6名考生录取结果不错

  “出现这样的结果,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南京大学的一位招办老师告诉记者,现在为了能录取到优秀生源,“预录取”确实是许多高校在实行的招生办法之一,而南大也不例外。

  那么,南大最终为什么又对这6名学生“放鸽子”呢?这位招办老师告诉记者,南京大学负责安徽区域的招生老师在分析了近两年南大在安徽的招录情况后,确定了一个预估分,而无为中学的这6名学生,高考成绩都在预估分以上,因此南大跟他们签了“预录取”协议。但最终投档线公布之后,安徽今年的生源质量要相对好于往年,这6名学生都在南大的投档线之下。

  “我们肯定要尊重录取规则,在投档线以下,根本就无法投档,我们南大想要录取他们也是不可能的。”这位招办老师说,事情发生后,他们也做了解释工作。幸运的是,这6名考生的平行志愿填报得还不错,目前已经被南开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985高校录取。

  “预录取”并无约束力

  无为中学这6位学生的情况并不是个案,“预录取”最终被“放鸽子”导致的纠纷,几乎每年都在发生。

  对于这种“预录取”行为,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学校和考生私下里的行为,教育部门无权干涉,但是从招生程序和政策上来说,“预录取”是不被承认的。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江苏的招生政策,考生只有达到了高校在江苏的投档线,其档案才能被投到该所高校,然后大学才能在网上录取这名学生。“预录取”是在志愿填报和投档线公布之前进行的,此时高校根本无法确切地获知自己当年的投档线和报考情况,所以也很难确保录取。

  “在每年填报志愿的讲座上,我们都要提醒家长,预录取并不是百分百保险的。”一位高招专家告诉记者,因为录取规则中,“投档线为王”,过不了投档线,录取根本无从谈起,谁也无法作弊。作为考生来说,签了预录取协议之后,也可以不填报这所高校,因此双方之间的约束力几乎为零。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教育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教育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教育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教育频道"的电头。
相关稿件  
  分数线排名比照 更多
  ·2009年浙江省文理科第一批首轮投档分数线
·2009年浙江省文理科第二批首轮投档分数线
·2009年浙江省文理科第三批首轮投档分数线
·2009年全国211工程高校第一批首轮投档分数线
 
 
  院校动态 更多
  ·浙工大新推学籍预警 过程管理让“颜色”变淡
·台州学院2010年招生计划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省2010年招生计划
·绍兴文理学院2010年招生章程
 
  专业选择解读 更多
  ·盘点:2009年“冷热”就业专业
·浙江省高职高专重点专业名单
·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专业名单
·211院校重点学科不完全搜索
 
 
  报考指导 更多
  ·【讲堂】2010年新课改高考政策及志愿填报技巧浅析
·【讲堂】规避风险 正确定位 理性选择
·【讲堂】新高考评价选拔模式中的平行志愿填报
·【讲堂】谨记:社会需求 实力匹配 兴趣爱好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输入答案:
123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