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亲子 | 小记者 | 高考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考试频道 > 高考 > 高校网络校园开放日 正文
国家级教学团队是怎样炼成的
记理学院基础物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2012年06月18日     浙江在线·教育频道  http://edu.zjol.com.cn

  在我校,只要同学们提起所熟知的“物理创新大赛”和“演示性探索实验、开放教学实验”,大家便自然会想到学校的基础物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想起那些可敬的老师们。

  在国家提出建设“国家级教学团队”以前,基础物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已有50余年的历史积累。2009年团队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按照负责人施建青教授的说法:“这个团队是在长期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的稳定的教学团队。”

  梯队建设下的积累传承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老一辈物理教师因为共同的理想和事业走到了一起。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与传承,目前团队有核心成员10余人,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老中青相结合,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团队中50岁以上的教师2人,其余成员年龄多集中在30到50岁。

  作为一个实力雄厚的团体,每个成员都有着优秀的背景。在这个由10余名老中青三代人组成的教学团队里,既有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也有省教指委委员;既有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优秀博士,也有各级教学名师。

  青年教师的培养一直是团队讨论的热点话题。通过细致的传帮带工作,团队已经形成了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教学骨干等。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团队实施了中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计划,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培训,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要求团队教师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参与课程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实施“一对一”(一位老教师带一位青年教师)措施等。近3年来,40岁以下青年教师中,作为项目负责人,青年教师都得到过省或(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其中绝大部分的青年教师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为了拓展青年教师的视野,近五年来,团队主办了五次主办国内外学术交流会,通过交流,使青年教师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且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和合作研究,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充分了解、参与和借鉴国外知名大学在物理学科方面的教学和科研的特色和优点。

  我们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团队负责人施建青教授有一个观点:“都说现在的学生面临很多诱惑,那么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把学生兴趣转移到基础物理课程的学习上来,转移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来。”

  基础物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能够成为国家优秀教学团队,还得益于他们在教学和科研上所具备的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他们在教学上特别致力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为了准备好一堂课,团队成员们往往要花很多时间备课,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并把一些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合到教学内容当中。

  团队积极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开展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参与式、渗透式方式,讲课注重逻辑性、条理性、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结合实际问题渗入物理思想、物理原理和思维方式,使应试教育向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转变。多元化教学手段。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实时指导+真实物理实验”,学生通过计算机进行实验课网络教学指导模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腾出时间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和与学生进行深层次交流。

  基础物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还十分注重学生科研兴趣的早期开发,多途径参与学生实践,包括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吸收学生参加教师课题、鼓励学生自办科技协会、开设第二课堂、指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和读书报告、开展全校学生参与都可以参与的开放性的物理创新大赛(如:2007年竞赛主题是“物理与奔月”,2008年竞赛主题是“金融与物理”),开展全校性数理文化节活动等。

  近年来,随着网络教学的不断推进,开发、整合电子资源,构建网上教学环境进入了教学团队的重要日程。团队拓展多元化教学手段,采用了模拟演示、电子教案、CAI课件、计算机数据处理等多种辅助教学手段;并开设了58个探究性演示实验,用定性演示、趣味性探索、定量测试等充满科学奥秘的物理实验来营造出浓郁的科学文化氛围。拓宽开放式实验教学,开展网上预约、网上仿真实验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更好地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教学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基础物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中,既没有专职讲课型教师,也没有专职科研型教师。在他们看来,教学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团队成员的共同追求是——不仅是一个教学团队,也是一个科研团队,更是一个创新团队。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团队中的教师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抓住机遇,提高团队的整体竞争力。近3年来,团队成员主持和承担了国家基金、省基金等纵向项目和与企业合作的横向项目共35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6项,获得科研经费500多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被SCI收录的学术论文30篇,被EI收录的学术论文25篇。

  科研成果最直接的转化渠道就是融入教学内容。多少年来,这也成为了基础物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的一种习惯。目前,团队总结出科研为教学服务的三个经验:一是用科研过程取得的发现、发明和创造着力构建适合地方本科院校、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大学基础物理课程和教学内容新体系;二是用科研过程中经历的各种细节、体会、经验和教训激发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构建各种实验立体化教学平台和多元化教学环境;三是以国家级物理实验示范教学中心为依托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高起点的平台,配备充裕的教学研究设备和资源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强有力的财力和物质支撑。

  为凝练成果,发挥团队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优势,成员们抓住时机,主编大学物理与物理实验教材17部,入选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省级重点建设教材9部。《大学物理》教材在2006年入选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也是浙江省唯一一部入选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的基础物理类教材。《物理学》、《大学自主物理实验》、《文科物理》、《大学物理简明教材》、《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大学物理学习指导》和《大学物理实验学习指导》等9部教材先后入选浙江省高校重点建设教材。团队负责人施建青教授主编的《大学物理》“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突破传统教材中力学、电磁学、波动光学、热学、近代物理的课程体系,具有创新性的内容结构,填补了浙江省该类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空白。

  艰难的探索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团队连续三届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而且每届都是浙江省唯一一个物理类的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物理实验中心在2007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2003年成为浙江省首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在2003年被评为首批浙江省省级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在2007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实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在2006年被评为“浙江省高校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一等奖”。基础物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也在2009年成为浙江省唯一一个物理类的国家级教学团队。

  50多年的开拓与积累,几代人的继承与超越,造就了团队教师们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和谦逊、奉献的为人情怀。这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将在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中继续发挥着核心要素的作用。

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网络校园开放日

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网络校园开放日

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网络校园开放日

2013年浙江工业大学网络校园开放日

2013年浙江工业大学网络校园开放日

2012年浙江工业大学网络校园开放日


浙江高考直通车 微信号gk85310982


  总监:徐嫣嫣 电话:0571-85311767
  副总监:吴文建 电话:0571-85310982
  主任助理/内容主管:何俊 电话:0571-85310597
  少儿艺术团:裘竹如 电话:0571-85310597
  活动主管:成竞 电话:0571—85311750
  编辑:余新花 电话:0571-85310982
  记者:吴俏婧 电话:0571—85311067
  记者:原野 电话:0571—85311750
  策划:茹亿 电话:0571-85311029
  传真:0571-85311750
  广告联系:0571-85310982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社联系合作!
2013高考直通车-考试频道-浙江在线

2013高考直通车

录取查分

网络咨询会

校园开放日

【教育职能部门】

【教育媒体合作

【战略合作院校】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